“胡闹!胡闹!”这是外公两年前见到泉州万达工地的时候说的第一句话。在近80岁的外公眼里,泉州是古色古香的宋元港,是错落有致的小洋房,是爱拼敢赢的海丝路,是古刹墙头的刺桐香。泉州万达附近的江边,很久以前有个造船厂,他在那里造了大半辈子的船,然后看着它们驶向远方。而此时,江边将要有很多高楼大厦,仿佛要告诉这个古港:“你就要被人遗忘了。你的子子孙孙会沉浸在霓虹灯里,忘记古老的文化,忘记辉煌的过去,忘记秉承的精神。”
这种愤懑着实延续了好一段时日,直到有一天我告诉他:“阿公啊,我跟你讲哦,我们万达酒店每个房间里都放着一本《礼记》,有文言文版、白话文版还有英文版呢!”外公显然是被勾起了好奇心,一个走国际化标准路线的豪华酒店,竟然会放《礼记》?还有给外国人看的英文版?
固执的外公也禁不住我软磨硬泡,跟着我在开业那几天“赶潮流”跑到万达广场,夜幕降临,整个万达广场华灯初上,一栋栋高楼的墙面瞬间成了巨大的画卷,跃然“画卷”而上的不是广告,而是应景了中秋佳节将至的沧海明月图,以及那句亘古以来脍炙人口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旁边有小丫头奶声奶气跟着父母学念这句诗。接着“画卷”上刺桐花开,片片飘飞,一会儿,“画卷”上出现了汹涌波涛,那幅分明是“郑和下西洋”啊!耳边听到的是泉州人兴奋地向外地客人讲述600多年前郑和扬我国威的远洋壮举,感觉到的是外公的沉默和复杂的神情。也许这些霓虹灯没有要让人忘记过去,没有要湮没曾有的辉煌,更也许,它们竟变成了承载文化的版图。
走进广场,形态各异的雕塑让外公频频点头。西洋式的乐师与舞者,童话里的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更妙的是还有泉州特色的提线木偶,受当地人膜拜的桃园三义……父母们趁着孩子嬉戏、拍照的当口,絮絮叨叨地讲述着各种雕塑的由来,这不正是泉州中西结合的缩影吗?
前方不远的江边,端坐着一尊石像,倒让人想起了前几天在微博上看到的一件小事。一位博友写了这么个微博:“今天真是学习了,逛了下万达,江边那石像我还以为是胡乱凿的呢,原来叫欧阳詹,没有他,泉州后来就不可能享誉为‘海滨邹鲁’。作为泉州人,我竟然反倒不知道这个人,很惭愧!在此之前知道的自觉转发哦!”结果还真有两百多条的转发量,评论几乎都是“之前只知道‘海滨邹鲁’,倒还真没想过是这么来的。”或是“我也跑去万达看了一下,还真是啊。强烈建议课本里增加介绍!”我当成笑话正跟外公说着呢,他的眉头皱起来了:“现在的年轻人啊,这些历史、文化、名人,怎么可以不知道呢!嗯,这个像凿得不错,不错!”
再往一旁就是低调而又典雅的泉州万达文华酒店。每一位到泉州万达文华酒店的四方来客,都能解读到大堂“郑和下西洋”的巨型铜屏风,触摸到一旁斑斑锈迹的百年船舵,感受到壁画上意寓吉祥富贵的刺桐花开。
更妙的是——茶。中国是茶艺之邦,铁观音的故乡——泉州,更是离不开茶。与闽商打交道,必得先品上几杯新茗。傅先生是酒店众多客人之一,也是地地道道的闽南儒商,带着客户来到酒店,还未提菜品、房间,便先将客户直带往大堂一侧的茶艺品鉴台。客人坐定后,文华天使款款入座,开始展示闽南茶艺。闽南茶艺的灵魂与客房内的《礼记》异曲同工,讲究的正是茶礼。天使将手臂轻抬,“悬壶高冲”,再顺势垂下,“若琛出韵”,直到缓缓站起,一袭“关公巡城”与“韩信点兵”不着痕迹、一气呵成。随着天使的讲解,外地来的客户频频点头,傅先生倒是带着几分天然的得意。长时间以来,闽商给人的感觉经常是操着难懂的方言走南闯北的莽撞汉,这一曲茶文化在外地客户面前道出了闽商儒、仁、雅的另一面,怎么不让傅先生赞不绝口呢!
浪淘千年,不忘陈风古雨重回首;船泊数载,亟待新舵初航再扬帆。马可波罗笔下的东方第一大港悄然良久,终于又因着万达建造的平台,再次吸引着四方的瞩目,又将谱写一段段新的故事,外公不再说:“胡闹!胡闹!”他说:“甚好!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