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针指向11点的方向,杨明鑫看来又要陪着满天繁星和造雪设备过夜了。这些设备是他的宝贝,即使是零下三十几摄氏度的恶劣天气,他每天都要亲自把所有设备检测一遍。
杨明鑫是长白山管理公司的压雪车主管。他在工作中很细心,随时关注风向、水压、温度、湿度, 所有可能给造雪带来影响的外界条件,他都不会掉以轻心。杨明鑫在工作中总是全力以赴。为了观察雪质,他要进入造雪区域,观察雪花落到衣服上的效果,来判断雪质的干湿度。全身淋雪的时候,由于身体湿度、温度较高,雪花会瞬间融化并湿透大衣。有好几次,杨明鑫是穿着厚厚的铠甲下班回家的,那是因为雪在体温的作用下变成了水、水又在环境的作用下凝成了冰。经过彻夜的工作,他很难维持正常的体温,但是他从没说过一次苦喊过一次难。他说:“造雪嘛,就是这样,不用身子去感觉一下就是不放心!”
每天清晨,都会看到雪场的滑道规整地画出很多“面条”。滑雪发烧友称之为“面条雪”,只有这样的雪才最适合滑行。这就是杨明鑫和他的团队每天的工作内容。
雪机的摆放、雪包的平整,专业单板公园、U型槽、猫跳场地的修建,这些都考验着压雪车司机,体现了他的操作水平和工作细致程度。操作压雪车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随时根据场地状况调整操作。
有一次雪车发生了故障,这可急坏了杨明鑫。他带着司机们在零下几十度的低温下,连续抢修十几个小时,直到压雪车恢复工作状态,他才放心地回到了自己的工位岗位上。事后他回忆说:“可真是着急了,眼泪都要掉下来了。一想到马上就开业了,这还是雪场最宝贵的资产,真怕赶不及节点……”
当时正值雪场开业前夕,工作量巨大,人员有限,杨明鑫的压雪车团队经常是超负荷工作,连续好几天通宵达旦地工作,每天平均休息时间不足3小时。可也就是因为这样的付出,面条雪压出来了,场地平出来了,具备开业条件的7条雪道有模有样地开出来了。
杨明鑫以前就知道,长白山是东北第一高峰,号称“东北屋脊”,是旅游名胜景区。他现在还知道,万达要在这里建设成亚洲最大、世界一流的山地度假体验地。这就是他留在万达长白山的原因,因为这个团队让他体会到了深刻的万达精神。
杨明鑫在雪圈里工作十余年,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国企、私企、外企滑雪场,但是他依然被这里庞大的规模、豪华的设备配置深深震撼。见证了长白山项目的拔地而起、横空出世,让他格外兴奋和自豪。雪场和索道间,承载了杨明鑫不平凡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