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 首页 > 企业内刊

日常器物的中国记忆

作者:丁杨 (书评人)

对于凝聚在这些日常器物上的文化传统,最好的继承莫过于理解它,接近它,使用它。古为今用的道理在这些器物与当代生活的交融上最应当提倡。

承载记忆的方式有很多种。书信,日记,照片,音像资料和用以存放的电脑硬盘……时至今日,我们的生活节奏被社会进程、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推动得越来越快,许多时候,还没来得及怀念,记忆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翻阅《日用之道》的时候,会忍不住一再停在某一页上,这本图文并茂的书中回顾、罗列并解读的诸如暖手炉、手织毛衣、搪瓷缸、座钟、自行车等日常用品的黄金时代,其实距离今天并不遥远,可隔着时间看回去,觉得熟悉又陌生,油然而生怀旧情绪,想起那些弥漫着复杂情感的温暖瞬间。

《日用之道》的作者高一强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科班出身,既是设计师也是策展人。无论从专业角度还是个人喜好上,他都对百多年来乃至更久远的中国日常器物情有独钟。他搜集,也研究,对于这些器物在最初的设计中蕴含的中国传统审美、哲学思想,特别是日用器物所呈现的文化、美观、实用等特质,有着多年观察与深入思考。进而诉诸文字,成为这本有着强烈个性色彩和浓厚设计气质的书。这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手工艺、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作品,也是一本关于生活方式的,探讨日常器物之美的图文指南。

面对这些构思巧妙、内涵丰富又极具视觉欣赏魅力的器物,作者的用意显然不局限于鉴赏。他在自序中这样表达写作的初衷,是想记录下对中国人的日用器物的观察和思考,希望从中探寻人与器物之间的关系和学问,发现中国人的行为和文化的基本结构,并基于此,从人的最基本的知觉心理角度,推演出一种适合我们的思考方法

在书中,毛巾、竹篮等带有时代痕迹的日用品和古代家具、陶瓷器物等如今已成历史文物的文化瑰宝,毫不违和地经由看似随性、实则用心的文字讲述出来,从直观的器物之美与艺术、实用属性介绍,到器物背后的历史、文化积淀,再到凝聚其中的情感因素,都有深入浅出的解读,成为读者一窥其堂奥的捷径。

身为艺术家,作者自然有着源自专业性的严谨和审慎,对于许多书中涉及的器物的渊源、用法、品评等相当理性,但同时,贯穿全书的一种个人化的、富于代入感的讲述情绪,又使得这些安静陈列、触感或许坚硬冰冷的器物有着故事线索和暖暖的人情味。也因此,整本书的第一部分在目录中冠之以以物抵心之名。

文章多从作者亲历的日常写起,比如写到自行车,他会一下子进入到儿时父亲用自行车驮着自己的情境,再写到少年时代学会骑车在街道上呼啸而过、情窦初开时让心动的女孩坐在后座,这样的画面,已然超越对器物的单纯解读,而是透过表面一目了然的设计、技巧,探寻起与日常器物相伴相生的回忆里。

关于日用器物中的,也是书中作者重点着力书写的部分。为此他往往对器物追根溯源,小小的熨斗可以追溯到商代,一把雨伞也能够从三千年前找到蛛丝马迹。他力求从历史、传统、文化几个层面像拼图一样还原那些日常器物的来处,也从中一窥千百年来中国人的生存智慧与处世哲学。如书中所呈现的那样,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日常用具很好地承继和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使用方式和设计审美上,则尽显含蓄、实用、中庸和以人为本的特质。

《日用之道》对我们生活最有意义的就是回归到中国文化中去寻找时尚的感觉。让传统文化汇入当代生活。作家洪晃在为该书所作中强调了这样的观点。事实上,对于凝聚在这些日常器物上的文化传统,最好的继承莫过于理解它,接近它,使用它。古为今用的道理在这些器物与当代生活的交融上最应当提倡。它们承载的中国记忆,会随着使用和欣赏继续传播下去,成为以后回望今天的窗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