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 首页 > 企业内刊

你还可以有什么样的原则?

作者:陆新之

瑞·达利欧所提炼的原则,没有特别形而上学的内容,看上去适合多层次、多领域的读者阅读。但是,实际上绝大多数读者只要多看几页,就会倒抽一口凉气,知道心甚向往却未必能行。

《原则》不是一本适合所有人阅读的书。如果一个人对于生活与工作缺乏底线思维的话,这本书可能对他作用很有限。作者达利欧想告诉我们的是,他一生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以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而我身边每天见到的,都是为了现实大大小小困难而妥协牺牲原则的人——大到创业者遇到野蛮的投资人、小到家里断网不能准时交稿……

这书在出版之前,就因为作者达利欧的桥水创始人特殊身份而备受瞩目,而且是一边倒地叫好。这是情理之中的事。

作为全球最大对冲基金的桥水,成立于1975年,管理资金超过1200亿美元,员工超过1200人,过去20年年化复合收益率14.7%。这是相当显赫的成绩。还有一点令其他金融机构艳羡的是,它的主要客户是机构投资者,比如养老基金、国家主权基金及捐赠基金。这群人位高权重,有话语权,有影响力。当一个管理资金量将近美国GDP百分之一的全球最大对冲基金的灵魂人物写这本书,并且称这是其毕生精华,可以想见达利欧这一本书必然能赢来掌声。而达利欧的风格也非常符合大众对于他这种身份的想象——每周要打坐5次左右,每次20分钟。让达利欧有别于其他对冲基金经理的,是他对经济分析的深度,以及自命不凡的学术抱负。他更渴望成为一个世俗哲学家。

所以这本书不仅不忽悠,甚至很实际,作者有点生怕大家看不懂的意思,行文事无巨细,可谓贡献了非常典型的美国式管理思考——包含21条高原则、139条中原则和365条分原则,涵盖为人处世、公司管理两大方面,配合达利欧多年来的各种实例和感悟,从未有过地逐一详细解答,看得出来达利欧用之指导桥水日常管理,是桥水的员工手册——据说其中的原则帮助桥水屹立40余年不倒,经受住了现实考验。当然,此书定价达到98元,已经突破一般人的购书心理上限。但是从里面的名言警句的出现频率而言,又是性价比很高的图书产品。

事实上,他这本书几乎不需要创造,而是不断地将他所接触的圈子之内的共识记录下来。在他说每一个话题的时候,所谓的主流人群往往都有这样似曾相识的感受,觉得我也是这么想的,怎么就没有想到总结出来。他说的话题有:以原则为基础的生活,在错误中学习与进化,谁想法好就听谁的的精英主义,高层次思考,绝对地追求真相与透明……

在大众看来,达利欧首先还是一个很懂赚钱的基金经理,而且是专门替大机构赚钱的高人,所以大家更关注的还是他有关赚钱的各种说法。知识经济专家方军在本书的16000字书评里面写道:在我看来,达利欧和《原则》,可以看成是塔勒布和《黑天鹅》,加上巴菲特的投资成就,加上芒格的思维方式,很多人都读过芒格的《穷查理宝典》,从中得到很多启发。也就是,你可以这么看:达利欧《原则》=黑天鹅+巴菲特+芒格

达利欧的《原则》这套书其实还没写完,这次他写的生活与工作的原则,下半部经济与投资的原则还没写出来。所以可以预见的是,下半部写出来之后,在中国会比上半部卖得更好。

出版商为了让读者更加信服这本书的价值,特别指出,从2010年起,简略版的《原则》被放在桥水官网上,至今共计被下载了超过300万次,无数企业、管理者、职场人士争相阅读。相关内容从为人处世、理解现实到日常工作、企业管理,事实上,这是信仰社会主要发展路径之中的大多数人——管理者、普通白领、一般大众——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为此达利欧所提炼的原则,也包括投资方面的感悟、公司治理、人类进化等,没有特别形而上学的内容,看上去适合多层次、多领域的读者阅读。但是,实际上绝大多数读者只要多看几页,就会倒抽一口凉气,知道心甚向往却未必能行。

比如作者不经意提及但是显然内心极为骄傲的是——桥水公司的组织制度是创见上的贤人政治(idea meritocracy)。他就是将一帮冰雪聪明、独立思考的人聚合起来,让他们互相不同意,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又通过数据化的应用,以靠谱度加权( believability-weighted)的方式进行表决。这确实是非常理想的组织形态。这一群人在实施的是几乎人类历史上的理想组织——追求的是极端真相(radical truth)和极端透明(radical transparency)。

达利欧借助一套人人给人人打分好评差评的类淘宝式制度,在公司里面推行思考→原则→算法的决策系统,几乎可以实现一种极端真相和极端透明的公司文化,理论上所有人的意见都会根据自己的靠谱程度被反映出来,上下渠道通透敞亮。不过,这可能又是大家比较少关注的亮点。

所以,我们回到这本书,对达利欧的400多条原则可能会审美疲劳,哪怕他的很多原则我们也会有共鸣。真正完成这本书的阅读的是:我们应该找到自己的原则,把它和它背后的推理过程写下来,然后根据实践中的成功与失败,持续地修订这些原则。这牵涉到自我管理,关乎个人修养,更决定你在目前这个商业社会所能尝试的宽度与深度。

当然回到我们当下可以做的是:理解现实,拥抱真相,头脑开放,极度透明。我们不要假设世界应该怎样,我们首先要看到世界真的是什么样子。然后,再开始建筑你自己的人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