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 首页 > 企业内刊

数说万达丹寨扶贫效果

作者:企业文化中心

这个极具苗族风情特色的旅游小镇的目标是每年要为丹寨带来100万游客。中国旅游研究院对丹寨万达旅游小镇的研究表明,游客到丹寨的吃住行将至少带动丹寨县20个以上大类产业和50个以上子行业的发展。

7月3日,丹寨万达旅游小镇、贵州万达职业技术学院营运启动仪式在丹寨万达旅游小镇举行,标志着历时3年、总投入15亿元的万达帮扶贵州省丹寨县整体脱贫三大项目全部落地运营。

万达结合丹寨县实际情况和自身优势,确立了15亿元的帮扶脱贫方案,即出资3亿元捐建万达职业技术学院、出资7亿元捐建一座旅游小镇、建立5亿元的丹寨扶贫专项基金,通过教育、产业、基金这种长、中、短期兼顾的方式,探索精准扶贫的全新模式。

在正式开业运营的前一天,丹寨万达旅游小镇游客接待量突破7万人,远远超过丹寨县万达办副主任余世和的预料,342个铺面已全部入驻商家,提供了至少2000个就业岗位,并通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最终可覆盖1.5万多贫困人口。

旅游小镇扶贫效应立现

1.可带动大批产业  据联合国统计署的测定,旅游产业综合性强,拉动的相关行业多达110个。中国旅游研究院的初步统计显示,丹寨万达旅游小镇的建设和运营,将至少带动20个以上大类产业和50个以上子行业的发展。

以丹寨住宿业为例,酒店建设将直接带动建筑、家具、纺织业、食品加工、农业、手工业、娱乐、园林、环保、教育培训、文化艺术、交通、通信、科技等行业的发展。

2.可带来大量就业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万达丹寨扶贫研究报告》显示,丹寨万达旅游小镇可新增就业2000人,为旅游小镇直接提供配套服务的相关产业可带动4000人就业。此外,根据旅游投资与创造就业之间关系等计算方式,一个丹寨万达旅游小镇,可间接带动丹寨5万人就业。

3.可大幅拉动经济 丹寨万达旅游小镇投入运营后,预计每年将为丹寨带来100万游客,按人均消费500元计算,一年将新增5亿元的收入。

扶贫专项基金兜底普惠

产业扶贫再精准,每个贫困地区还有许多阳光照不到的人群。为此,万达特别设立规模5 亿元的丹寨扶贫专项基金,每年保底5000 万元收益,分配给丹寨县贫困人口38272 人,使丹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超过国定贵州脱贫线。

职业技术学院智力扶贫

万达丹寨扶贫模式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扶贫先扶智,开创性地把教育作为脱贫产业朝阳产业富民产业来抓,智力扶贫、就业扶贫双管齐下。

贵州万达职业技术学院建成后,每年招收当地学生700 人。他们毕业工作后,如按每个家庭3口人计算,每年可帮助丹寨2000人脱贫。

一次短暂的旅行,我却瞥见了奇迹

整个小镇就像一个奇迹,一个外来人与本地人共同筑梦而成的奇迹。我的丹寨之行好像一次偶然的路过,却无意中瞥见了这个奇迹的必然出现。而这个奇迹,还将继续。

文/夏晓舟

数天前,我无意中看到万达集团在贵州丹寨县援建的旅游小镇即将开业的消息。我曾在数年前出差路过丹寨县城,印象中的丹寨风景秀美,但房屋破旧萧条。在丹寨修建的小镇会是什么样子?这勾起了我莫大的好奇。于是,我决定花上两天时间,到小镇感受一番。

景——烟波浩渺 云上丹寨

刚出贵阳机场时下着雨,云层厚而且低。我们乘车朝丹寨县驶去,地图显示车程需要2个小时。一路都是低矮的云,云下是连绵的绿色小山包。黔东南多山,到夏季一片苍绿,更显青翠可喜。由于多雨,不时有云雾弥漫山间,越接近丹寨,越是水烟袅袅,难怪有云上丹寨的美称。

大巴从高速路口出去,往丹寨县高级中学方向开去,一大片碧绿透明的湖水在眼前铺展开来,湖的一畔是鳞次栉比、古香古色的建筑,蜿蜒约一公里。我意识到已经接近此行的目的地。

尤公广场是小镇东南面的起点,经过高大的牌楼,就进入了小镇。来到此行预订的尤公客栈,接待我的服务员是身着苗族服装、头戴银饰的姑娘,笑容灿烂,热情洋溢。我办理入住时,正好有两个20岁上下的本地青年走进来应聘保安。于是另一个前台姑娘带他们做了登记。我好奇地问:很多本地人来找工作么?前台姑娘告诉我,从小镇建设到开业以来,工人和服务员大都招的本地人,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县里本来要出门打工的年轻人也纷纷留了下来。小镇建成以后,咱们这儿比以前可热闹多了,你一会儿逛逛去就知道啦。她笑着说。

客栈的房间临湖,推开窗,湖面波光粼粼,对岸一片花海。远处一座吊桥凌驾湖面,桥边有一座巨大的水车,山水之间颇有意趣。

逛——美食丰盛 体验繁多

放下行李,我来到小镇街头。

从导览图上看,小镇一条街贯穿,依次有尤公广场、苗年广场、鼓楼广场、锦鸡广场,将街道分为三段。尤公广场到苗年广场之间,主要是当地手工艺品,各样银饰、绣品琳琅满目。

过了苗年广场,路旁多了很多小吃店,各种苗家美食令人目不暇接,酸汤牛杂、酸汤鱼、爆炒马肉、斗鸡肉、血浆鸭、丝娃娃、山兰酥……眼睛看饱了,胃更是跟着蠢蠢欲动。一路走一路吃,只恨自己不是大胃王。

展示丹寨非遗手艺的店面则均匀地散落在长街上。蜡染、古法造纸、卡拉鸟笼等店面都设有游客体验区,可以感受亲自动手的乐趣。这些当地的非遗文化本来都散落于丹寨县的各个村庄,如今丹寨小镇将它们集中起来,从这些非遗文化的手艺人中遴选佼佼者,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展示平台,也给游客提供了一站式体验的机会。

我在一家名为纸会唱歌的店铺前停了下来,这里展示的是古法造纸,是丹寨石桥村保留下来的手艺。这种造纸法以树皮为原材料,造成的纸可以像宣纸一样适合水墨书画。当地人还选用花草拼出各式图案,再刷上纸浆,待晾干之后,就成了美丽的花草纸,不仅可以用作信笺,甚至本身就是一幅幅画卷。游客可以在店内亲手造纸,等纸晾干之后,店主会按照地址将他们的作品寄去。

在另一间非遗文化店面村寨故事,我看到了对蜡染的详细介绍。身着苗服的手艺人用融化后的蜡油在布面画上各种图案,再经过十几次染色方可制成。

玩——歌舞丝竹 宾客微醺

在小镇上流连忘返,不知不觉天已放晴。黔东南的雨说来即来,说走便走,厚厚的云层散去,天空变得高远空阔。被雨水淋湿的路面很快干了大半,湿润的空气里开始蒸腾着暑气。待到日光西斜,人流越发稠密。游人中不乏附近居民,更夹杂了不少外乡口音。

傍晚至入夜的小镇是最美的,落日的金光镀上小镇的屋瓦和东湖的水面,柔和的光线里,咿咿呀呀的丝竹声隐约可闻。各家饭店和广场上,苗家或侗家的男女开始跳起芦笙舞,用芦笙吹奏曼妙的音乐,拉上客人一起跳踩歌堂。侗族大歌《高山流水》是最有代表性的演出,侗家女子每人手持一只酒碗,从高到低排成梯队,唱着《高山流水》,酒水从最高处的碗向下依次流过,最后一只碗送到客人的嘴边。这样的劝酒歌,劝醉了无数来自远方的客人。

喝了一碗甜糯微辛的米酒,我也觉得略有薄醉。从饭馆出来,沿着东湖边的步道信步而走,夜风轻拂,酣畅无比。小镇里华灯璀璨,湖对面则一派寂静。大水车亮着灯,悠悠然转动着。我想起下午听当地人自豪地介绍,这个大水车已经申请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拥有世界纪录,对丹寨来说简直是个奇迹。而此刻,置身于这座熙攘又安宁的小镇,我觉得,整个小镇都像一个奇迹,一个外来人与本地人共同筑梦而成的奇迹

我的丹寨之行,好像一次偶然的路过,却无意中瞥见了这个奇迹的必然出现。而这个奇迹,还将继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