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来是万达的乙方,没进万达前就开始给万达卖“苦力”了。当时,我在东方歌舞团做编剧,说起万达的活儿,那可真是没人愿意干,因为万达有个叫“模块化”的东西,只有我不知天高地厚接了下来。我记得特清楚,有一次,我习惯性地睡到中午12点,一看手机,56个未接来电,肯定又是那个万达“催命狂”。我拨回去,熟练地把电话举到一米远,还是没躲过那边抓狂的声音。原来是我耽误了他们的节点。不就是晚了半天,至于吗?这万达以为写剧本是盖楼呢!切,我不以为然,挂了电话,就把这位万达负责人的名字在电话簿里改成了“催命狂”。
我就是这么开始认识万达的。可生活远远比我写的剧本更刺激,在一年之中被“催命狂”几百个电话狂轰滥炸以后,我竟然来到万达工作。更奇葩的是,第一天上班,我在工位还没坐稳,一摞资料就从天而降,“哐”就落我桌子上。“南昌、合肥、哈尔滨,这几个秀的剧本全是你的,赶紧让乙方交稿!”这声音怎么这么耳熟?“完了,催命狂!”唉!这就是万达,从被人催命到催别人命,你都没时间适应。
说实在的,别看当了甲方,我一直都认为:节点这种东西绝对是艺术的天敌,灵感哪儿是你想来就来的?再说了,在万达,你瞧那几百个模块,我的工作连1%都算不上,怎么老揪着我不放?多少次“催命狂”都被我气得无话可说,直到他终于忍无可忍:“剧本马上要现场调整了,你还不交稿,我看你下周去南昌怎么交代?”
那阵子正值南方大雨,我心里嘀咕:“这回模块化怎么也打不过老天爷了吧?工地肯定停工!”可我刚进乐园就被吓了一跳,这哪儿是工地啊?一顶接一顶的帐篷都看不到边儿,敢情万达人都在帐篷底下抢工啊!突然一阵混乱,只见不远处的帐篷被大风掀翻,我还没反应过来,几个人影从我眼前一晃而过,蹚进齐腰深的水里去追帐篷。“还愣着干吗!赶紧找东西把控制台给我盖上!”哟,那不是“催命狂”么!第二天,我见面就调侃:“您老比抗洪抢险还玩命,至于吗?”他哼了一声:“你不老说自己是1%吗?你看这一大片儿工地,谁不是1%,一万人,三年的工夫都撂这儿了。就这么个小开关坏了,到时候开业演不了,全白干,就你说至于吗?”那是我头一次不知道怎么跟他顶嘴。
当5·28董事长为南昌大湖秀鼓掌的时候,我看“催命狂”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几个月的疲倦一下子出现在脸上。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一个人可以为自己那一丁点的事儿去催命、拼命、不要命,不是因为自己那1%有多了不起,而是因为他辜负不起其他人的99%;原来哪个1%有问题,都不会有100%。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对我却又好像那么深刻。
《弟子规》的作者李毓秀就是个教书先生,也是亿万普通人之一,但他用默默无闻的一生告诉我们:如果说做人做事有一定之规的话,那就是用100%的努力去做好自己的1%。
后来,我偷偷在电话簿里将“催命狂”改成了“拼命狂”。或许,自己在别人的电话簿里也早已变成了“催命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