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带着国际顶尖的品牌、管理能力、医疗技术以及医疗服务体系进入,无疑会对社会资本办医树立样本。
社会办医队伍又壮大,万达进军高端医疗落实锤。万达集团与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简称UPMC)将在中国合办顶级国际医院。新鲜资本的进入无疑将提振市场,尤其是“万达”的品牌效应让本就热闹的国内高端医疗市场再度走向聚光灯之下。
高端医疗服务是公认的朝阳产业,因此在外界看来,万达此举的背后是其扩大业务版图、抢占潜力市场话语权的商业逻辑。但是反过来,对于国内高端医疗服务市场而言,万达带着国际顶尖的品牌、管理能力、医疗技术以及医疗服务体系进入,无疑会对社会资本办医树立样本,同时也会成为国内高端医疗服务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样本。
最近几年,海外求医是医疗行业一个热词,它甚至还造就了一些“新兴的产业”。在百度上搜索“海外求医”“出国看病”,排在前位的都是中介机构的网页。
根据一家研究院发布的《海外医疗中介服务行业市场分析报告》,我国海外就医数量从2011年的891人升至2015年的16920人。这使得海外医疗中介服务市场井喷,2015年我国海外医疗中介服务公司已有千家,市场规模达到15.6亿元。
为什么要海外求医?无外乎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的差距以及国内医疗资源紧缺导致供需矛盾突出。
在国内医疗服务需求端的持续增长下,医疗行业出现供需不匹配。首先从供应总量来看,医院少、医生少。据经合组织统计,2010年每千人口执业医生美国有2.4个,英国2.7个,德国3.6个,法国3.3个,而中国1.8个,经过8年努力,目前我国才达到2.4个。目前我国医生队伍中全科医生的比例约为6.6%,而欧美发达国家全科医生的比例为30%至40%。
其次,供应结构的不合理也使得看病变成了一件大难事。目前国内优质医疗资源仍然集中在大城市公立三甲医院,且没有形成良性转诊制度。美国儿童医院的年门诊量大约是10万人次,而上海市儿童医院去年的门诊量达到200万。门诊量的悬殊除了与医院服务人口数量有关,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分级诊疗”。在美国,患儿的常见病会直接去找家庭医生,儿童专科医院主要解决疑难重症。
除了供应总量及结构的问题之外,高品质医疗服务的稀缺也是国内突出的问题之一,这也是造成海外求医量激增的直接原因。胡润发布的《2014—2015年中国超高净值人群调查报告》显示,中国超高净值人群非金融服务需求方面排名第一的就是健康医疗,提及率达到54%。而在健康和养生需求方面,固定的私人医生团队和国际医院就医通道分别名列第一、二名,提及率均接近60%。
事实上,社会资本对于医疗行业的热情是空前的。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日前发布的《2017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民营医院占医院总数达到60.4%,比上年提高了4.0%。老牌的有华润、复星、北大系,新进的有地产系如万科、恒大、绿城等,保险系有泰康、阳光等。但配套制度不完善、患者就医习惯和理念跟不上、人才缺乏等原因导致民营医院“多而不强”。
从万达宣布的计划看,其切入的点位就是一次引进解决两个矛盾,通过引入高端医院来满足资源需求和高端需求,步步为营,做强医疗,占领大健康高地。对于社会资本办医来说,这也是突破口。
目前国内高端医疗服务主要通过高端全科医院、高端专科医院和公立医院的高端服务部门三个渠道进行。其中,高端专科医院是最主流且最常见的,涉及妇产、儿科、眼科、牙科等领域。
从办医角度看,做高端专科医院技术和成本门槛低,而且能够与公立医院形成差异化竞争,也容易通过设备、技术和服务创出特色。但是此类医院的医生资源依然依赖公立医院,此外,也容易陷入同质化竞争。
万达模式是要将美国知名医院的品牌、技术、管理和服务体系全面引入,并照国际一流标准建设和运营。其中,医护团队的建设最重要,美国知名医院将派出国际一流的医院管理团队和主要技术骨干,中方的主要医护人员也将派往美国培训实习,以确保合作医院达到国际管理和诊疗服务的标准。
当然,社会办医本身是高门槛、长周期的投资。因此,万达此次加入为高端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带来的样本意义自然多于商业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