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 首页 > 企业内刊

新疆美食:一吃一个亦言传

作者:书评人 丁杨

作者解谜的过程也是和新疆各地各色人物打交道的故事,其间充满人与人的诚意、信任、交流,地域、民族、信仰的不同都无法阻碍美食带来的吸引力。而写了那么多美食,归根结底,好味道的最佳载体仍是暖心的人情。

关于饮食文化的图书屡见不鲜,但其中罕有专门引介、记述、描画新疆饮食风物的文字。作家王族的《食为天》在某种意义上抚慰了曾到过新疆、领略过当地美食,如今只能遥遥牵挂的读者。当然,心怀好奇的读者也可以在书中对此有所了解,找到美食背后的答案。

 

印在书上的新疆菜单

读《食为天》是件快不起来的事。每每深夜细读王族笔下那些带有浓郁西部气息和少数民族风情的饮食,岂止难以将息,简直是一种自虐。看几页最好及时掩卷,不然满脑子都是羊肉串、拉条子、格瓦斯,一定影响入睡。

王族是甘肃天水人,曾在西藏、新疆经历十几年军旅生涯,现在长居乌鲁木齐,足迹遍及全疆。他在《食为天》后记中提到,乌鲁木齐的一场大雪令他回忆起二十多年前与战友在南疆吃烤羊肉串的情景,美食固然满足口腹之欲,但往事中的友情更令人难忘,他当天就写下《烤羊肉串》一文,这也是这本书中的第一篇文章。整篇文章从新疆谚语一个人的家乡,在他的锅里写起,再写到羊肉串之于新疆人的重要,此后或回忆往事,或引经据典,或重述见闻,或生动表达自我感受,将历史、文化、美食、掌故、人情融为一体。这也奠定了这本书其他文章的大体风格。

王族就这么沿着故人往事的回忆走向,沿着他对新疆饮食的感官记忆一路写下去。不知道作者在写作这些文章过程中有多少次停笔、出门,去熟悉的餐馆点上些文中提到的美食大快朵颐,但从一个馕、一杯奶茶、一条烤羊腿的书写中沉入记忆,脑海中像放映电影似的想起那些人那些事,这样的情形是少不了的。

全书按照肉食(主要是羊肉)、水果、蔬菜、调料、主食、酒水等分为几部分,《烤羊肉串》《馕坑肉》《哈密瓜》《黄面》《皮芽子》《穆赛莱斯》……分明就是一份全面、准确的新疆菜单。

对于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羊肉串、馕、拉条子、大盘鸡、香梨等新疆美食,文字中的介绍会加深读者的印象,也对这些食物的来龙去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许下次吃起来,感觉会不同吧。

而书中写到的库麦其、刀把子、冰碴驹俐、沙尔阔勒、胡尔达克,不是新疆当地人,很难猜出到底是什么。作者忆及当初也是一头雾水,解谜的过程也是和新疆各地各色人物打交道的故事。写了那么多美食,归根结底,好味道的最佳载体仍是暖心的人情。

 

美食之外的人的故事

书中有相当大的篇幅在讲美食之外的人的故事。

窗外大雪纷飞,作者心心念念的马黑子烤羊腿足以使他放下手头的一切,踩着咯吱作响的积雪步行前往,边吃边和老板聊天,听他的喜怒哀乐,笑声和叹息交织,生活的滋味比盘中餐还要丰富。

偶然的机会,作者去昌吉一个朋友家做客,在朋友的指导下,从备料到烹饪流程,实践了一把自制椒麻鸡,很成功。在和朋友共进午餐时,还收获了朋友口授的独家秘笈,从此作者多了一个拿手菜。

一次笔会中,作者听说有位猎人打猎时被狼咬住左臂,碰巧他身上带着酒,急中生智将开启的酒瓶口塞入狼嘴,狼大醉,猎人满载而归……

这些有趣的、生动的饮食轶事是作者的美好回忆。但回忆并非皆是美好,作者不止一次体会到挥别心爱的小馆子、再也无法听老板聊天的伤感。人生如庖厨,五味杂陈。

书中有篇文章叫《拨鱼子》,写的是新疆一种汤、菜、面一体的美食,作者在文中引用了一句新疆俗话,一吃一个不言传,意思是美食之美令人无暇说话。好在作者用文字记下来这些关于美食的知识、记忆,让饭桌上来不及说的话,留存在文章里。

 美食好吃,美食文章难写,写作中总是充满疑惑,觉得轻易接近一件事,只有疯狂和幸运两种可能。我想,作者在这些文章中流露的,应该是对美食的疯狂与遭遇美食的幸运兼有,他亦视其为人生在世的百福。这样的可能既然还存在,他关于新疆美食的书写就会继续下去。

返回顶部
首页 新闻 视频 万达集团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