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热点专题 > 五位委员就协调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答记者问

五位委员就协调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答记者问

发布时间:2011-03-05  作者:人民政协网

5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在梅地亚两会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政协委员就协调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答记者问。

梅地亚两会新闻中心被记者们称为媒体大战的主战场。会议召开前半小时,媒体大战就已经展开,摄影、摄像记者占据有利地形,以最快的速度架设好长枪短炮;文字记者的电脑、笔记本、录音笔等装备也已各就各位。

下午14:30,记者会准时开始。

要注重城镇化建设的质量

王健林委员您好,请问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应该如何做好就业、消费和文化设施的综合配套?获得第一个提问机会的女记者直入主题。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王健林微笑着拿起话筒,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成效显著,但在这当中的确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就业、消费和文化设施的综合配套设施不够等等。

王健林认为,十二五期间,城镇化建设最重要的是提高运行质量,要制定合理的空间布局规划,使城镇化的推进与民生水平提高相结合。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城镇化的成果惠及农民工,城镇化进程如果不能解决农民工的问题,这个‘城镇化’就是一个伪命题。

王健林说,解决农民工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我也来谈谈这个问题。李成贵委员接过话筒说,前些天我见到一个农民工,他说他们村20多个跟他同龄的人都在老家县城里买了房子。我注意到,很多农民工在大城市打工,最后都回县城去买房子。李成贵举的例子引起了现场记者的关注,目前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比较滞后,在今后一个时期,城镇化的步伐肯定会加快,而在发挥大城市吸纳人口功能的同时,应更多地重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把它们作为吸纳农民的一个‘主战场’。

拆村并居要尊重农民意愿

在城市扩张过程中存在强迫农民上楼的迹象,不少地方开展新农村建设实行拆村合并,也就是让农民集中居住,这种现象会不会导致农民和耕地的分离?记者会现场,农民被上楼这一现象成为记者们关注的焦点。

不能简单地否定拆村并居。面对记者的麻辣提问,李成贵委员首先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在科学合理的规划下有序地推进农民的集中居住,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

传统的星罗棋布的村庄跟传统农耕文明相适应,却不便与现代文明对接。比如有的自然村很小,二三十户人家,甚至在半山腰,为此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其成本是很高的,所以需要适当集中。

李成贵表示,拆村并点建立新型农村社区应本着三条原则:一是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让农民自己选择;二是要做好科学规划;三是拆迁并居后增加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土地所得的绝大部分也应该归农民。

严格耕地保护 确保粮食安全

大量农民进城务工,今后粮食安全谁来保障?

城镇化建设对粮食安全有何影响?
 

……
  记者会上,许多记者纷纷就粮食安全向委员们抛出问题。
 

对农业领域颇有研究的钱克明委员坦言:今后我国粮食安全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他说,从供给方面看,粮食生产的基础比较脆弱,大量的劳动力离开农村进城务工,留守农村的多是老人和儿童。从需求方面看,原来很多农民是粮食的生产者,转移出来后成了消费者,而且随着人们物质需求水平的提高,对粮食的消费会增多。钱克明表示,采取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是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

保障粮食安全应该由社会来承担,不能够‘既让马儿跑得好,又让马儿不吃草’、‘凡是种粮的农民就吃亏’。蔡继明委员的一句话,把全场都逗乐了。

针对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粮食安全问题,蔡继明从另一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只要严格执行土地规划,严格实行土地管制,粮食安全是能够保障的。他表示,应该建立一个激励机制,让农民种粮能得到与务工相同的收入,增加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从而保障粮食安全。

为失地农民建养老保险账户

有没有来自外国的记者?主持人话音刚落,会场左侧几位国外来的记者立即举起手来。

一位来自俄罗斯的记者提出了关于农村保险方面的问题,吴焰委员微笑着拿起话筒说,我来自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我来答吧。

吴焰坦言,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其实遇到许多问题,比如农民如果将征拆补偿费无序地消耗掉,未来又没有可依托的生产资料——土地,这将会为未来社会带来极大的风险和隐患。

相应的保障机制一定要建立起来。吴焰说,农民的土地被征迁之后,政府应该在土地征迁补偿费中拿出一部分,开发商在其土地收益中拿出一部分,农民也在土地征迁补偿费中拿出一部分,给每个农民建立一个个人账户,帮助他们经营和管理,到了50岁或60岁之后,再定期给他们发放养老金。未雨绸缪、防患未然,这是在城镇化进程中要关注的深层次问题。

此文为引用媒体原文,不代表万达观点

人民政协网报道:多轮驱动 协调推进 ——5位委员就协调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答记者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