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热点专题 > 让我们聆听志愿者的心声

让我们聆听志愿者的心声

发布时间:2008-06-05  作者:佚名

一声号令,我们立即行动!
5月13日、15日,成都商管公司先后选派6名员工参加由锦江区东光街道办组织的志愿者服务队及当地红十字会组织的救援队,他们深入北川、都江堰、绵阳、平武等重灾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万达人的炽热情怀和钢铁般的意志。其中深入一线负责救援的第一组队员朱林鸿、刘成波、王时兵、张云春四人,依靠极其简陋的工具,甚至是徒手,用血肉之躯完成了一项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周身被汗水浸透,手脚被磨得起泡流血,可他们仍然坚持在废墟中寻找着幸存者。经过三天两夜的连续奋战,他们从废墟中分别救出三名幸存者,挖出无数具遇难同胞的遗体。第二组队员董坤、余成坤二人参加了红十字会救援队,分赴北川、平武、绵阳等地参加求援工作。出发前,董坤在网上发贴,动员他的战友们一起加入小分队,结果不到一天时间,他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战友纷纷响应,当时很多战友正在休假,一声号令,战友们一起前往灾区一线,二人小组瞬间变成了几十人的救援大队。他们在救援中表现出的果敢和机智,得到了绵阳市市长的好评。这就是我们普通的员工,朴实可爱的万达人,在大灾大难面前挺身而出,不计个人安危,他们的行为是万达企业公民内涵的一个最好诠释。

5月12日地震发生当天,成都商管公司领导班子迅速做出反应,积极响应当地政府号召,选派优秀人员组成志愿者团队。报名场面十分感人,一封封热血澎湃的请战书表达了员工们积极申请到一线抗震救灾的意志和决心。公司领导从员工身体条件、家庭状况等多方面反复考虑,选派了以工程部王时兵、刘成波、物业部张云春、朱林鸿为代表的志愿者团队。15日再次派出董坤、余成坤二人参加当地红十字会组织的救援队,深入重灾区参加救援工作。

刘成波,成都商管公司工程部一位年仅26岁的技术工人,老家在重灾区都江堰,随着现场灾情报道的不断传来,看到电视画面上满目疮痍的惨象,刘成波的心悬到了嗓子眼儿。他父母和几个兄弟姊妹都在靠近震中的都江堰市区,情况十分危急。他不停地拨打电话,却怎么也无法接通。伴随强震后的一次次余震,随时可能会发生更大的险情。家里人到底怎么样?有没有受伤?是死是活?刘成波简直不敢再想下去。面对随时可能会夺去亲人生命的自然灾害,面对家人杳无音信的煎熬,有谁不是心急如焚、时刻牵挂自己亲人的安全?然而,在公司派出志愿者团队的紧要关头,他还是毅然决然地走到了抗震救灾的最前线。

朱林鸿,老家在重灾区绵阳郊区,公司领导经过多方查询,终于在当天晚上打听到他家里房屋已全部倒塌,所幸的是他家人都平安,并住进了临时搭起的帐篷。他得知一家人平安,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来,公司给他假让他等稍等平稳后回家探望,他坚决不肯。他感激地说:公司领导现在是最忙的时候,我还给你们添麻烦,现在家里人已经安全了,没什么牵挂的。可还有那么多人,现在不知道是死是活,他们更需要我,我必须得去!看着他坚毅的表情,公司领导含泪答应了他。在后来小朱参加救援当中,终于和父母接通电话,爸妈的第一句话就是:娃儿,莫牵挂!我们都挺好,你要注意身体。

一声令下,志愿者们出发了,带着万达人的祝福,带着灾区民众的期待。此刻,大家心里都清楚:赶赴灾区很可能会面临生离死别,然而他们分明已做好了心理准备,他们义无反顾!
用生命撞击生命之门!

13日晚21时左右,朱林鸿、刘成波、王时兵、张云春跟随锦江区志愿者分队一行进入重灾区都江堰。没有片刻的喘息,便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抢险救援战斗之中。他们趴在废墟上寻找幸存者,多么希望能听到呼救声啊,哪怕是那么微弱,可一切死一样寂静。他们先用铁锹和钢钎挖掘,再用双手搬开断垣残壁,搬起一块块石砖,寻找缝隙,刨出一堆堆灰土,一点一点地搜寻。手指划破了,脚扭伤了,衣服打湿了,余震来了,他们没有退缩!刘成波细心地将耳朵贴着残垣断壁的缝隙倾听,发现一个小口就朝里面呼喊,刘成波说,每一个小口都是生命之口,他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微小的空隙。

14日15时44分,在一个几乎被忽略的小缝隙里,刘成波终于听到了微弱的呻吟声,他断定一定有幸存者!队员们一起把小洞扩大后,用手电筒往里一照,果然看到一位女士,她的右腿被两快水泥板死死卡住,身子被断壁压住,只有手臂和脸露在外面。卡在幸存者头上的水泥板承受着数十吨的重压,只要有余震或救援时稍有不当,随时可能丧失生命。

刘成波、张云春和其他队员一起用手刨开洞,想方设法再扩大洞口,他们一点一点、一块一块取出她身体上方的碎石。两个半小时过去了,伤者身体两边的碎石被完全取空,露出了身子,队员们为她戴上安全帽,开始试探着清理压在她腿上的碎片。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刘成波的心却在一分一秒紧张起来,为延续幸存者的生命,争取营救时间,他不停和幸存者交谈,得知伤者姓钟,32岁。刘成波多次爬进洞口,给伤者喂葡萄糖和水。然而由于压住伤者腿上的预制板很重,并且斜立着,抢救非常困难,随时可能因为用力过猛而轰然塌下。救援已过了整整 4个小时,刘成波认为不能再拖了,时间就是生命!他伏下身体,用手去敲击钟女士的腿,问她是否还有知觉,钟女士无力地摆了摆头。于是他火速请示上级,武装部的领导立即到了现场并做出决断。在没有医生、没有手术刀的情况下,为了挽救生命,刘成波让队员拿来了洋铲,可是缝隙太小,洋铲无法伸进去,于是他把洋铲轧成10多厘米的小片。小刘趴进洞口,握着自制的手术刀,此刻,他的视线模糊了,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他告诫自己不能哭,忍住悲痛,……经过长达5个多小时的艰苦施救,钟女士终于得救了。她用微弱的声音说道:我还活着,谢谢,谢谢……此时此刻,在场所有人的眼睛都湿润了。当钟女士被送到成都医院的时候,医生说,再晚些就没救了。

由于物资紧缺,刘成波和队友们将自己的矿泉水、火腿肠省出来分给了灾区的同胞,每人每天只靠几块饼干和一瓶矿泉水补给。为了能多救出一名幸存者,从14日到17日凌晨,他们战斗在坍塌的废墟上,三天二夜未合眼,坚持奋战了60多个小时。极度疲倦时,他们就裹着雨衣在废墟旁躺一小会儿。疏散安置、救助群众、清理尸体、清理坍塌房屋、抢救粮食……因为持续高温天气,很多尸体开始腐烂,当从废墟下抬出尸体时,有的肢体都已散架,发出很浓的腐尸味,现场的群众纷纷作呕,但队员们没有退缩,没有扔下死难者不管,为了能在最短时间内清理完毕,他们的脚下跑得更快了。截至5月20日,刘成波和队友们已成功营救出三名幸存者。

返回休整?不!我们坚持到底!

在城区经过三天两夜的救援,锦江区志愿者团队已挽回无数生命。但部队及我们的四位志愿者没有忘记很多乡镇还需要他们。因为连续奋战,很多志愿者已是疲惫不堪,都已批量更换了人员。然而朱林鸿、刘成波、王时兵、张云春四人,不管武装部怎么劝说,都坚决不离开,他们异口同声说:我们坚持到底!

5月17日8时30分,已是三天两夜未合眼的万达四名志愿者,按照武装部命令,再次作为160名志愿者团队队员挺进都江堰崇义镇。该镇也同样遭受严重灾害,很多山里的农户都已家毁人亡,只能临时住在镇上的一个厂区内。因为房屋紧缺,人员较多,志愿者把厂区腾出来,他们自己却睡在空地上。傍晚十分,大雨磅礴,他们就搬到了食堂厨房的操作间,在湿冷的地上、切菜的案板上,挤满了疲惫的志愿者。随着食品的匮乏,志愿者队员每人每天只能带一瓶水和几块饼干。

现场,由于伤员已经被转移,此次主要任务是救助群众、清理现场、挽回损失、安置灾民。根据现场情况,按照受灾的轻重缓急,先是将群众疏散安置到比较安全的地方,然后分头对倒塌的房屋进行清理,在倒塌的废墟中帮老百姓寻找有用的物品,尽量挽回损失。他们一边用双面异向切割锯把木材锯掉,一边用消防斧、铁铤、腰斧清理倒塌的土块,两人配合,一撬一拉,先把大石块清理出,然后再分开作战把洒落的瓦片清理出去。在清理过程中,挖出了粮食、洗衣机、电视机等等。这中间,他们还挖到了现金近万元,以及价值几十万元的邮册、金银首饰等等,都一一交由队长统一保管,归还群众。

然后就是为灾民搭建帐篷,他们从废墟中小心翼翼地找来比较完整的帆布等东西,利用现场的木头为灾民搭建成自制的帐篷,让灾区民众能有一个暂时遮风挡雨的地方。因为地震地动山摇,暴雨袭击,导致停水停电,排水沟堵塞、电线杆倒损……也由于政府的救济还没能及时跟上,灾民们断水断粮,濒临绝境。王时兵将有限的水源和饼干分给了老人和儿童食用,自己就这样什么都没吃……

几位志愿者的举动深深地打动了当地灾区人民、武装部的领导及奋战在一起的志愿者。当我们到现场看望他们的时候,政委和队长百忙中陪同我们查看了志愿者吃住的地方,一路上对万达的几位志愿者夸个不停。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兵握住集团商管总经理曲德君的手动情地说:你们单位的这几个小伙子真是了不起!志愿者们都是两天一轮换,可他们一直在坚持,一劝就跟我们急。他们这个劲头啊,我自己当兵的儿子都赶不上他们。这些小伙子有资格代表你们单位!他们不仅为自己赢得了尊重,也为万达争得了荣誉。

至今,他们仍奋战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上。(李霞 屈良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