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热点专题 > 灾难中的无悔选择

灾难中的无悔选择

发布时间:2008-06-05  作者:佚名

灾难来临时,成都商管公司家和亲人在重灾区的30多位同事们,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保卫了广场的平安,维护了广场的正常运转,他们中的很多人至今都还没有回家看望自己灾区的亲人,看看自己曾经熟悉、如今已面目全非的家园。正如集团商管总经理曲德君所说,一是主震后情况不明,余震不断,每一次进入场内都是冒着生命的危险;二是近在成都的家人、孩子在这灾难时刻都需要他们回去安顿、回去陪伴;三是重灾区的家成了一片废墟,父母亲人没吃的没喝的,甚至情况不明,急需救援。就在这样的时刻,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选择了万达、选择了留下来,选择了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做出了这样的选择?选择是如此痛苦,需要超凡的毅力和决心。

地震后,工程部接到紧急通知,11楼有两名到地产公司看房的客户困在电梯内。尽管此时楼体还在震动,广场已禁止所有人员进入,可工程部三位员工毅然前往。他们从消防楼梯一步步爬上了11楼,还未出楼梯口就先呼喊被困人员,紧急了解电梯内的情况。通过喊话得知被困人员身体情况良好后,立即摸查电梯情况。因电梯紧急制动,轿箱停在11楼和10楼之间。如在平时,直接打开电源,恢复运行即可,但现在余震不断,不能这样操作。于是只有用专用三角钥匙,强行打开轿箱门,把他们拉出来。确定方案后,为保险起见将方案跟综控室再次沟通后,进行实施。凭着熟练的专业技术,成功解救了电梯内两名被困人员。这三名奋不顾身的工程部勇士,其中一位就是家在重灾区的江事泉,他将被困人员救出后,立即又紧张投入到其他抢修工作中去了。

工程部综合班班长代高远,家在重灾区安县。5月12日的那一夜是那样难熬,与灾区所有通讯几乎中断,他年迈的双亲在地震中生死未卜。可是那一夜他却一直在加班。他一直和小组同事在一层检修设施设备。一组机电设备出现异常,他带着工具站在工具梯上,因为顶部空间狭小,他只有猫着腰进行检修,这一修就是两小时,初夏的夜里还有些凉意,他的额头却挂满了汗珠。凌晨4时,一次强余震袭来时,在工具梯上维修的他和另一个同事,差点从梯子上摔下来。余震让人心惊肉跳,他忍不住偷偷抹了抹湿润的眼角,随后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物业部梁世刚,家和母亲在重灾区北川,父亲在震中汶川工作,地震当天,他坚守在自己岗位上。物业部朱林鸿、刘成波家中房屋严重损毁,却主动请缨,前往都江堰灾区支援救灾,至今未回家。行政部杨磊,家在甘肃陇南文县灾区,家里房屋严重损毁,地震后一线同事们辛苦奋战,行政部工作也一下子成倍增加,他加班加点为大家做好后勤工作,灾难后仍坚守岗位至今未回家。

营运部三楼楼管温艳娇,家在重灾区绵竹。地震来临时,整栋大楼剧烈摇晃,玻璃门似乎已摇摇欲坠,危急时刻,她想到的不是自己逃命,而是坚守在岗位上,与同事一起紧急疏散商户和顾客,整个过程紧张有序,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直到人群疏散完毕,她才最后撤离卖场。为更好坚守工作,她脱掉高跟鞋,打着赤脚,仍继续坚持奔走在一线。

李斌、李龙、孙启军、林仁兵、杨小川、代高远、王敏仲、严家明、林勇、刘成波、邓小林、刘传清、刘炜、杨志伦、江世泉、夏小龙、黄云东、杨胜、王和良、李仁高、毛著章、龙平金、张坤图、刘海、胡连均、朱令宏、景安万、温艳娇、杨玲、杨磊……我们来不及一一描述,但请让我们记住这些名字,在那危急时刻,在此后保卫广场平安、紧急筹备广场正常运转的日子里,家和亲人都在重灾区的他们都选择了留下来,选择了冒着危险坚守岗位,选择了万达。

江事泉的家在重灾区德阳。这是一个美丽的城市,他家院子里的那棵去年他亲自种下的桃树今年结果了,他还说,等过几天假期回家去采摘他亲自种的桃子。然而,地震摧毁了他的家园,倒塌的房屋压断了那棵小桃树。安县没有任何工业污染,可以说得上山清水秀。家背后的梁子坡上的那片小树林,是代高远小时候和小伙伴最喜欢去掏鸟窝的地方。然而,昔日的温暖的家已成了一片废墟。北川,地震时整个村里只有包括梁世刚母亲在内的十几个人幸免于难。 绵竹,温艳娇的家乡,在地震中,她不但家园受损,还失去了一位亲人。

地震第二天,代高远一次次拨动那串再熟悉不过的电话号码,然而,传来的还是那令人揪心的忙音,每一次失望都让心揪得更紧。后来终于从电话里传来父亲的声音,他喊了一声爸就哽咽着说不出话来,父亲慢慢说道:孩子,房子毁了,家没了,但我们人都还平安。官兵们来救我们了,他们的坚守与坚持,才让我们有救命的水喝,有填肚子的东西吃。现在公司需要你,你也要在工作岗位上坚守啊。还来不及多说两句,通讯再次中断。老父亲的话让他欣慰不少,可是父母都上了年纪,在外风餐露宿,他们的身体是否禁受得住?那时,他恨不得自己能有双翅膀,飞到父母身边,把父母接到安全的地方去。作为工程部维修骨干,公司急需详细检查、抢修、调试,设施设备,早一分钟发现问题,早一分钟抢修,就能为公司挽回莫大的损失或避免安全隐患。他心里挣扎着,想到领导关切的面容,想到此刻都紧张奋战在工作一线的同事们,最后,他还是选择了留下来,选择了留在工作岗位上。

物业部梁世刚,从收音机里得到信息,汶川是地震中心,而北川这座两万人的小县城死亡人数已超过七千人,他转身问身边的同事:你说,我爸我妈有没有可能活着出来?那一刻,周围人的心都碎了。时间在延续,梁世刚揪着心继续坚守在工作一线。第二天,领导了解到这个情况,立即督促他前往各救助站寻找亲人,并为他尽力收集信息,告诉他公司已经在组织大家对他和其他受灾同事进行捐款,让他安心寻找家人。他辗转于各救助站寻找了6天6夜,没有父母亲的半点音讯。直到第7天,在绵阳的九洲体育馆的灾民安置点找到了母亲,母子俩相拥而泣。随后的两天里,母子俩在各个灾民安置点寻找,却没有父亲的半点消息,梁世刚情急之下欲往汶川寻找父亲。梁妈妈死死拖住他,泪流满面对他说,孩子,你父亲一定是遇难了,我不能再没有你,很多家庭没有一个幸存者,你还有我,还有万达的领导和同事在关心你。梁世刚与母亲抱头痛哭。幸运的是,在第三天成都一个灾民安置点传来父亲的消息。成都商管公司在5月23日前往灾区赈灾时,特别看望了梁世刚和他的父母,为他们送去生活物资和捐助。梁妈妈拉着前去慰问的领导和同事的手,一边流着眼泪,一边说:谢谢你们,谢谢公司领导,谢谢万达。拥有万达这个大家,有你们这些跟亲人一样的战友们,他是幸运的,我一定叫他以后更加努力、勤恳的工作,让他尽快回到工作岗位。

除了梁世刚,在地震第二天其他人都陆续获得了家人的消息。家里受灾的三十多位同事们,他们都选择留下来,选择坚守在岗位上,选择为万达的平安和正常运转,贡献自己的力量。正是因为有了公司平时对员工的关爱,整个万达团队在灾难面前用行动表现的责任感,有了家人的支持和鼓励,有了全国人民的感召、政府官兵的及时救援,让他们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如果再给他们一次选择的机会,面临抉择,他们还会这样选择吗?我曾私下问过他们当中的一些同事,他们每个人都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我还是这样选择。

在成都商管公司的捐赠仪式上,营运部有位家里同样受灾的同事,含着感动的泪,将公司捐赠给她的钱,转赠给灾区的孤儿们,她哽咽地说:我的小家虽然没有了,在政府和企业的帮助下,他们都还平安,还有水喝,有东西吃。但是因地震成了孤儿的孩子们,他们失去了家,失去了父亲、母亲,失去了所有的亲人。我也是母亲,只是希望把这份来自大家的关爱,来自万达人的关爱,传递一点点到他们受伤的心里。(钟莉)

返回顶部